【红色记忆】乐山解放纪实:解放乐山城区 红旗插上老霄顶

四川学习平台2019-12-20
订阅
作者:周柳

1949年底,随着成都战役序幕的拉开,乐山的战略地位愈发显得重要。胡宗南为保住乐山这个重要通道,对第三军三三五师把守乐山仍不放心,又增派二十七军一部奔赴乐山,另外还搜罗了散兵游勇组成10个团,部署于乐山周围地区。真有点“固若金汤”的架势。

担任主攻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第47师139团战士在大佛头顶担任警戒任务 (乐山日报2001年12月17日  罗正中提供)

1949年12月14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四十七师抵达乐山城东南瓦厂坝,正式拉开了解放乐山的序幕。15日晨,一三九团进抵钓鱼台。下午4时许,主攻开始。“红九连”尖刀排在战斗英雄、排长王克力率领下,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泅水渡过凌云河,仅仅20多分钟就攻下钓鱼台,取得了攻打乐山城的第一个胜利,7名战士光荣牺牲。与此同时,一四一团一部经凉水井右侧,翻越挂榜山,向任家坝迂回抢占岷江渡口,断敌退路;一部从杜家嘴出发,沿公路前进;二营攻占大佛寺后,随即又向篦子街逼近。这样,对任家坝之敌就形成了夹击之势。敌三O五团和从钓鱼台败退到此处的一O五团残部共2000余人,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见无路可退,只好举手投降。至此解放军占领了乐山城东沿江一线,与城中守敌隔江对峙,完成了攻打乐山城的第一步。

16日凌晨,一三九团一部利用晨雾掩护,在王浩儿一带偷渡成功。经过激战,攻占张公桥一线。与此同时,一三九团一营也乘守敌增援城北之机,从九龙滩抢渡成功,分别占领高北门、陕西街和大码头等地。

图为1949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四十七师、四十八师在乐山人民的配合下,抢渡岷江时的照片,远处的凌云山清晰可见(乐山日报2001年12月17日  乌全华、黄恩全提供)

四十八师接到命令后,令一四四团副团长王钦裕率三营为前卫,于15日下午2时赶到板桥溪,强行渡江,并占领滩头阵地。黄昏时分,团主力顺利渡江,占领荔枝湾、大河坝一带,歼敌一个营,俘敌300余人。当晚,全师经板桥溪渡口过江。16日拂晓,王副团长又率三营沿岷江西岸向乐山城西挺进,过敖坝时发现雷普寺、通江一带有敌炮兵部队。王副团长指挥部队左右夹击,击溃敌炮兵部队,俘敌300余人,缴获山炮8门、迫击炮4门、骡马100余匹。中午时分,四十八师主力投入战斗,敌仓惶败退。一四四团迅速逼近鹣紫山、石柱山、磨儿山一带。至此,与四十七师前卫部队以半月形围困了乐山城内守敌。

图为解放军进入乐山城 (当时的美亚公司乐山染练厂 记者甘国江 市档案馆供图)

16日下午2时许,解放军分三路向城内守敌发起总攻。下午3时许,一三九团四连和一四四团前卫营指战员,分别从黄家山、磨儿山攻下老霄顶,占领了乐山城守敌的最后一个据点,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老霄顶。至此,乐山宣告解放。(图片、文字资料均来源于中共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单位:乐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罗海 黄赟
四川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