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 | “走读上城”⑦·求是书院:坚守百年的“求是”精神

杭州学习平台2019-10-30
订阅
作者:娄晓涵 王芹 周炜玮

求是书院门口

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160号,坐落着一家百年书院。这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型高等学府,也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2019年10月,求是书院被纳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国难之下诞生 孕育出“求是”学风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提出建议,经浙江省巡抚廖寿丰奏报清廷批准,将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普慈寺用来创办一所新型学校。

普慈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至正年间重修,明毁,清光绪十五年至十七年间(1889—1891年)重建,殿宇规模宏大,为东城梵刹之冠。利用普慈寺创办的求是书院,寺大殿作书院办公室,殿后有东西两斋,为学生教室和宿舍。校园占地颇广,闹中取静,环境优雅,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型高等学府,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求是书院”创建之初,正值清廷腐败、外侮日亟之际,许多有志的青年学子,甘愿舍弃当时科举取士的“利禄必由之途“,而“入学堂,学西学”。

为避免当时保守势力的阻挠,求是书院故不称学堂而称书院。院里有藏书楼,学生可去借阅,指定的必读书有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王船山的《黄书》及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书院不仅在院培养学生,而且首创派学生出国留学。书院以“振兴中华,御侮图强”为办学方针,注重实学,反对科举,在教授数、理、化等课同时,也十分重视国文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造就出浙江第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人才,如邵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

虽只有短短的18年,但师生们以“勤”“诚”之风孕育并逐渐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求”“孳孳为学,互以敦晶励行相勉”“如有以功利之说进者,常笑之”“不应沾之于贪权功利为满足”“以尽一己职责”的求是学风。

求是书院老照片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求是书院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断新生的过程。从最初的求是书院到浙江求是大学堂,从浙江大学堂到浙江高等学堂,再到浙江高等学校。然而,改变的只是称谓,不变的是师生们共同形成的“求是”学风。求是书院源远流长,延至今日的浙江大学,逐渐升华为“求是精神”,成为浙江大学师生们的精神瑰宝。

求是书院

求是书院“守望者” “十三点”样样精通

88岁的林乾良依然居住在上城区老浙大横路三弄32号,这个离求是书院不到400米的老旧小区。

林乾良

1950年的一个雨天,那是林老第一次走进求是书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地方与他今后的人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有人称他为“求是书院的守望者”。

自1927年以后,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当时的国立浙江大学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并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还进一步深化了“求是”的内涵。他认为,浙大要培育的不是只精于某一门类某一技术的专门人才,而是具有“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的全新的通才”。

林乾良

这种“求是“精神在林乾良身上得到了诠释。早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林乾良,为自己精通的领域做过一个总结:医通、茶博、印迷、镜奴、书山、画海、笺王、方霸、文汇、邮趣、甓癖、瓷庐、戏痴。于是,“十三点”便成为林乾良给自己的名号。

“要么去掉一个,思来想去,哪一项都不舍得。”对于这个数字,林乾良起先是介怀的,20世纪50年代就在报上发表曲子的他意在增加“音乐”一项,最终不了了之,“我小拇指天生畸形,没法弹琴,这就不好说是通才了。”

久而久之,林乾良也习惯了这个名号,自得其乐。

自林老与求是书院结缘至今,70多年过去了,兜兜转转,现在的他依然围绕着求是书院“生活”,偶尔还会将友人带去旧址看看,回忆曾经那段“不寻常”的时光。

待昔日光辉落幕 今时能否突破“桎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大开始西迁。1938年6月26日,在浙大第11届毕业典礼上,学生们集体吟唱了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的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首歌曲正是当代著名学者马一浮嘱咐当时也在浙大任教的丰子恺先生托人谱曲的,竺可桢校长听后,顿时产生了制定一首浙江大学校歌的想法。

浙大迁至广西宜山后,1938年11月19日,竺可桢校长主持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并决定请马一浮撰写校歌歌词,题名为《大不自多》,就是后来的《浙江大学校歌》。

校歌流传至今,激励一代代求是学子求是创新。岁月流转间,求是书院也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1997年8月,求是书院旧址经学校及众多校友的努力,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浙江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焕然新生。

推开“求是书院”红色铜环的大门,飞檐雕梁的古朴院舍成了闹市中的一丝宁静和祥和,处处充满了书香味:先生与学生的桌椅、文具;光绪年间的教材;民国时期图文并茂的书籍;孔子老先生的画像……

如今,求是书院还成为了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偶尔会举办一些书画展,或者成为学校组织青少年前来了解历史的“第二课堂”。

2018年5月24日,在求是书院开展“雅韵话家风,共臻比邻情”家文化活动

然而,更多的时间,书院沉浸在一种寂寥的状态里。“每天会有零星的人路过就进来看看,很少组团式的。”马仕会在求是书院已经当了十年的保安,“像这样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建筑并不多,我们的工作首要就是保障它的安全。” 书院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大殿柱联“净土接蓬莱煞费神功结构精严成乐土,梵天超法界全凭佛力巍峨妙相赛诸天”,就是最好的证明。

求是书院内的活动

闹市之中,求是书院的存在,就是对教育精神的最好写照。

来源:杭州市上城供稿中心
作者单位:杭州网 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
责任编辑:魏卓溪 赵明杰 郑霞
杭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