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来自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王焕东与家人在中山团聚,他们商量着过段时间租个三室一厅房子,一起在中山工作和生活。今年年初,他跟随父母、哥哥的脚步来到中山,在中山广盛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工作,一家人在中山圆了脱贫梦。
云南娘家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到中山火炬区,慰问大关籍务工人员,王焕东等人收到慰问金。
四处打工奔波生活难以为继
王焕东的家乡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尾甲村,从他记事起,一家人就挤在一间小平房里。家里条件不好,王焕东早早跟着堂哥四处奔走打工。
2013年,年仅17岁的他和堂哥一起到大理打工做矿工。那是一个新开采的矿洞,洞口不很牢固。王焕东才工作了20多天,就和堂哥见证了事故的发生。“当时我们还在矿洞里面,突然发觉那个洞口好像要塌陷。”察觉到情况不对的王焕东一行人,幸运地从矿洞里跑了出来。经历过那次塌陷事故之后,王焕东和堂哥意识到这一工作的危险,便辞职回到家乡。
随后,王焕东又跟着家人到江苏省务工。“我们在工地打工,时间不固定,有时一个月才工作十几天。”由于工作的随意性很大,所以时常面临着没有活干的情况,这让一家人发了愁。
大关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与王焕东有着相似遭遇的青年和家庭并不鲜见。云南昭通是中山市对口帮扶地区,大关县是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镇区的结对帮扶县。近年来,帮扶工作组除了对大关县实施医疗扶贫、消费扶贫等,还多次组织企业到当地招聘,助力贫困地区人们就业脱贫。
目前在中山务工的大关籍务工人员约有400人。
一家四口人均月薪约5000元
2018年初,王焕东的父母和哥哥经有关部门介绍,来到中山火炬开发区务工。当时,王焕东的堂哥不幸摔伤了腿,为了在家照顾堂哥,王焕东没有和家人一起来中山。
在家里的王焕东得知父母、哥哥在中山工作的情况后,一直充满期待。“哥哥从昆明机电工程学校毕业,现在广盛公司的设计部门,主要负责设计图纸,父母则主要负责高尔夫球杆球头的加工。”堂哥病情好转后,王焕东今年年初从江苏追回了拖欠的工资,接着来到中山入职广盛公司的磨工部,负责高尔夫球杆的最后打磨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了助力大关县人民脱贫攻坚,中山火炬开发区实施几项补贴政策:对于大关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火炬开发区企业就业的,可享受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就业3个月以上,就可享受每人每年500元(补到2020年)的交通费补贴,和一年期限的每人每月200元的就业补贴。
如今,王焕东一家人的人均工资都在5000元左右,“情况好的话,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有7000多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山务工的大关籍务工人员约有400人,除了稳定的工作环境,他们还能收到来自大关县人民政府和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就业创业扶贫补贴。有了这些好的政策支持,王焕东表示,他们一家人都很有信心,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