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楹联 | 杭州西湖楹联·张苍水先生祠

杭州学习平台2019-10-26
订阅

张苍水先生祠

张苍水先生祠位于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与太子湾公园之间,旁有张苍水墓,祠墓合一,庄重典朴,周围松桂环翠,小桥池水,兼擅名人纪念地和园林之胜。张苍水(1620—1664年),字玄著,名煌言,以号行,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末抗清英雄和爱国诗人,“西湖三杰”之一。

张苍水先生祠(一)

张苍水先生祠(一)

几人陪后乘,剑气终当开日月;

何处著先鞭,履声早已傍星辰。

(旧联,鲍贤伦书)

【解析】后乘:本指随从在后面的车马, 这里借喻继承者。先鞭,语出《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后因以“先鞭”表示先行或占先。

张苍水先生祠(二)

张苍水先生祠(二)

苦节若为僧,魂返黄炉应化碧;

雄文堪讨敌,颜留青史即还丹。

(旧联,宋涛书)

【解析】黄炉: 一作“ 黄垆”,此指大地。章太炎《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云:“黄垆此抟抟,神州眇一粟。”化碧:语自“苌弘化碧”典故,据传其血三年化为碧玉,后以此称颂忠臣志士。

张苍水先生祠(三)

张苍水先生祠(三)

东浙谱悲歌, 两士罗杨从患难;

西湖增壮色, 千秋于岳共光辉。

(郑玉浦书)

【解析】罗杨:指张苍水的幕宾罗子木和义仆杨冠玉,二人与张苍水同时就义并合葬在一处。上联歌颂罗杨二士长期随从张苍水共患难、同殉节的精神,堪称浙东的一曲悲歌;下联歌颂张苍水的壮烈事迹堪与岳飞、于谦并称,光耀千秋,共同为西湖增色。

张苍水先生祠(四)

张苍水先生祠(四)

慷慨捐躯,从容殉节,书生膺重寄,凭赤手以回天,当年翼鲁通滇,海国梦金銮,溅血表两间正气;

壮怀裂发,义愤填胸,僇力竟无功,缅同心于异代,相与友于师岳,湖山埋铁骨,鼎足成千古完人。

(王家振撰,郭仲选书)

【解析】膺:承当,担当。僇力:合力,尽力。此联尽情地歌颂明末抗清英雄张苍水坚持抗清到底,最终慷慨殉节的壮烈事迹。苍水本系一介书生,然而承当了恢复大明社稷的重任。他辅佐鲁王并联合桂王抵抗清军,直到海岛抵抗,仍然矢志不变。他与宋代的岳飞、明代的于谦堪称异代而同心,三人在西湖山水之间鼎足而立,可以并称为名垂千古的“完人”。“回”误书作“迴”。“回”表示掉转、扭转之意时仍作“回”,只有表示曲折环绕之意时可作“迴”或“廻”。

张苍水先生祠(五)

纵横海陆,入闽回浙,廿年赤手挽波澜, 一掷身躯报故国;

俯仰湖山,师岳友于,三片丹心昭日月, 长留信史传忠魂。

(桂心仪撰,丁乙卯书)

【解析】上联极力描述张苍水毕生坚持抗清,最终慷慨殉节的壮烈事迹;下联极力歌颂张苍水的忠魂与岳飞、于谦一起长留西湖,永垂不朽。

张公苍水墓道牌坊(一)

张公苍水墓道牌坊(一)

日月双悬于氏墓;

乾坤半壁岳家祠。

(张苍水诗句,王蘧常书)

【解析】此联出自张苍水《入武陵二首》诗,本是其歌颂岳飞和于谦的两句诗,说明他一生即以岳、于二人的品德和功绩作为自己的榜样,因而终于成为与之并称的“西湖三杰”,为西湖增色,光耀千古。

张公苍水墓道牌坊(二)

张公苍水墓道牌坊(二)

抔土表忠魂,湖山生色;

閤门留正气,日月争光。

(周巨涟撰,谭建丞书)

【解析】抔土:一捧之土,代指坟墓。閤门:借指全家。据载,清廷为能招降张苍水,竟把他的全家拘押起来,但他仍坚决拒绝清廷的劝降。全联谓不仅张苍水的忠魂足为湖山生色,而且他的全家乃至幕宾、义仆都能矢志不屈,他们的浩然正气实可与日月争光。

来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供稿中心
责任编辑:包俊 王铖杰 郑霞
杭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