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7.26亿元,前三季度成都的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0.3个百分点。
你可能会问,“12047.26亿元和我有什么关系?”作为成都和市民,你和1.2万亿元之间就是开开小车的距离,就是收个快递的距离,就是听听课看看书的距离,就是坐坐地铁的距离,就是买点东西的距离。
图据视觉中国
关键词1:新能源汽车
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8.9%,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7.3%。
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挂上了绿色号牌,就能预感到新能源汽车掀起的浪潮越来越猛烈。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成都的消费品市场也在平稳运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新能源汽车占有重要百分比。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今年印发的《成都市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中找得到答案。新能源汽车在成都市域内出行不受尾号限行限制,在本市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凭有效牌(证),还可以在部分停车场(点)和时间段内享受收费减免政策……成都从“补车”向“补用”的转变清晰可见。《政策》还明确提出要“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围绕于此提出了7条具体措施,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的不断优化,让其受到更多青睐。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之下,成都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15天,同比增加17天,无重度污染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7.2%、9.3%……今年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图据成都日报摄影部
关键词2:快递业务
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服务业发展稳中向好,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28.4%,其中,快递业务总量增长21.5%。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完成快递业务量5.54亿件,同比增长22.57%。其中,快递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两项重要指标,双双名列全国前十强,成都为中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全国快递前十强的城市。
表格据国家邮政局官网
表格据国家邮政局官网
快递业,又被视为反映电商业发展的“晴雨表”。几天前的2019天猫双11预售,也印证了这一点。10月21日0点,2019天猫双11预售正式启动,当天预售成交TOP20城市中,成都排在全国第六,显示出强劲的消费实力。
和往年的“双十一剁手”不同,今年似乎来得更早了一些。因为“预售”成了主角。什么是“预售”?就是消费者提前付定金抢占优惠名额,“双十一”当天还要付完尾款后,购买的货物才发货。这个时间差,就酝酿出了新的商机——仓储物流。
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成都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成都仓储物流市场供需两旺。成都旺盛的消费需求,导致目前成都已经出现一批头部电商企业在同区域搭配“卫星仓”的租赁案例。“卫星仓”是指物流或贸易企业为整合运力资源、组织调配货物、提高管理效率,往往在区域或城市主仓周围设置的若干小型仓库,以满足货物储存和配送的需求,这些小型仓库可称为主仓的“卫星仓”。世邦魏理仕成都产业地产部主管尤鹏伟表示,今年三季度,成都仓储物流实际租赁面积超35万平方米。未来三年,随着新机场与双流机场运营职能调整、青白江区域迎来供应高峰,市场整体格局将重塑。
图据成都某快递企业
关键词3:教育
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大,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23.6%,其中,教育投资增长70.2%。 成都以文翁兴学、千年石室为开源,自古就是一座教育名城。今年6月28日,成都市教育大会召开。会议提出——
努力打造一批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缓解基础教育学位供需矛盾;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静心从教;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稳步解决教育领域突出问题;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完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终身学习格局。
图据成都日报摄影部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大力推进优教成都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65所,新增学位约4.6万个。但其实,教育只是民生的一部分。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成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稳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城镇新增就业21.86万人;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6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增长9.8%;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26.24万人、523.07万人、574.2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
成都人的幸福感也由此而来。
关键词4:城市轨道车辆
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新兴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增长185.5%。 城市轨道车辆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和成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连。
就在10月16日,成都地铁发布消息,目前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10号线二期和蓉2号线非首开段已全面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3条线路将于今年底开通试运营。届时成都地铁线网里程将突破300公里。2010年9月27日,中国西部首条地铁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2012年9月16日,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搭建起“十”字骨架;2016年7月31日,3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米”字骨架形成……一切仿佛都是昨天的事情,而如今,成都地铁线网运营总长达239公里,日均客运量常态化超400万乘次,关键运营指标稳居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方阵。明年,成都地铁6号线、8号线、9号线、17号线、18号线都将相继开通。从2010年到2020年不过10年时间,成都在地下建起了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王国。
更值得关注的是,即将迎来的5号线将采用A型车,其最大载客量将达到3456人,相比1号线采用的B型车而言,最大载客量将多出1576人。而5号线A型车正是“成都造”。
图据成都地铁微信公众号
2018年4月,在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首列“成都造”地铁5号线A型铝合金车体下线,进入装配阶段,5号线生产正式全面铺开。成都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方便了你我出行,也为成都工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添上了一笔。
关键词5:首店经济
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首店经济发展态势较好,新增落户国际品牌首店371家,超过2018年全年首店数量,首店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4月,成都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鼓励国内外零售企业在成都开设全球、亚洲、中国、西南等各类首店;
4月29日,成都首店经济发展交流大会成功举行,200余主流品牌与成都展开对话,20个品牌完成现场签约;
10月24日,推进城市动能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成都首店经济公园商业对接大会”在成都召开,第一份城市公园商业项目机会清单面向全球发布。
首店,是今年成都的热词。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储殷曾表示,首店让成都突破了地理局限,从西部内陆走向国际消费“阵营”。而全球著名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中国研究总监赵亭则指出,成都厚积薄发,当之无愧成为中西部首店第一城。城市需要创新的活力,首店经济正是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的创新体现。首店经济起势,成都机遇无限。而其背后,也有赖于成都在加快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进程中所做的努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7.1%,个人所得税下降24.2%,分别低于上年同期2.5、46.7个百分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从71项精简为52项,申请要件从248个减至115个,全流程平均用时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人才新政”成效显现,累计吸引31.2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减税降费成效明显,简政放权持续深化,人才资源加快聚集,成都的吸引力也是自己奋斗来的!
12047.26亿到底是什么?是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便利多彩,是市场供需格局加速转变酝酿的新机遇,是城市发展新经济培育出的新动能,是成都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