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筛选、腌制、杀菌、包装、装车……位于凤台县凤凰湖工业园区的安徽靳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机身隆隆、一派繁忙。“要看咸鸭蛋的质量好不好,主要看蛋黄出油多不多。一般来说,蛋黄出现‘爆油’情况的,就是好的咸鸭蛋。”近日,安徽靳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靳华碑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说。
安徽靳氏食品有限公司是凤台县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农业科技型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米北”牌蛋品及鸭系列产品销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市场,架起了农副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形成了“龙头企业围着市场转,养殖户围着公司干”的产业化生展格局。
位于凤凰湖新区工谷产业园的安徽旭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品质显示屏功能玻璃面板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销售网已遍布国内外高端电子品牌,为世界500多家客商供货,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入驻凤台,是一个机缘巧合。”安徽旭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朝阳告诉记者,2017年,他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凤台投资兴业。“县委县政府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土地供给、厂房选址、帮助招工、担保贷款,一路绿灯。”
安徽靳氏食品和安徽旭钰光电两企业的发展,是凤台县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建康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新增民营企业1814户,每万人新增法人企业数28.4个;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4392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36.2%,比上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2019年1-11月份我县新增民营企业1472户,占年度目标任务1020户的144.3%;个体工商户新增4089户,占年度目标任务3280户的124.7%,每万人新增法人企业数21.7户,每万人拥有法人企业总数达137.1户(依据统计公布的2018年人口总数测算),超全市平均水平。民营企业不但数量增加较快,而且企业发展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19年以来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占100%,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21.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22亿元,同比增长13.2%。
这一串串数字不仅说明凤台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更说明该县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得力措施。凤台县积极发挥部门作用,帮扶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实施“凤还巢”工程,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审批和收费事项,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中小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集聚,助推民营中小企业抱团取暖。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目前基本形成“一区二园三集聚”(即:经济开发区、凤凰产业园、桂集产业园、顾桥工业集聚区、钱庙工业集聚区、古店工业集聚区)的园区格局,发挥龙头企业牵引示范效应,打造创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加强培训,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家管理水平。分别在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经济类名校邀请名师,举办民营企业家和经济部门干部研修班,累计参训人数近300人,通过培训,不断培育创业主体,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健全机制,拓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贴息项目库,通过精准摸排,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落实贴息资金,梳理优惠政策,向企业发放《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扶持政策,激活发展动力。细化措施,化解难题营造发展环境。结合省、市、县实施的“四送一服”工作,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等优势,广泛宣传省、市、县关于扶持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
“通过一系列措施,就是让广大企业切身感受到政府的‘温度’、政策的‘厚度’,营造浓厚的营商氛围。”凤台县经信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做好产业集群升级、传统产业提升、培育新兴产业、产业价值链升级,重视品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引导企业从单纯生产制造向研发、销售两头延伸,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基础上组建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凤台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