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种薯”品牌发布,薯都有了金字招牌

内蒙古学习平台2019-09-03
订阅
作者:王晶

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带动农林区振兴。在2019年第七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呼伦贝尔)马铃薯种薯大会上,牙克石种薯的金字招牌一经推介,声名远扬。掷地有声的《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带火了“薯都”、盘活了企业、致富了群众。

牙克石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最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旗市,土地实现了高度的集约化,机械化率95%以上,在全国都具有较高水平,便于马铃薯规模化种植。马铃薯种薯是第一生产要素,种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牙克石“天时地利人和”。

田间开放的马铃薯花。

近年来,具有退化轻、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的优质脱毒种薯产品在牙克石不断发展壮大。牙克石各马铃薯品牌正呈现出龙头引领、齐头并进的大好发展局面,同时也对政府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目前,“牙克石种薯”地理标志原产地证明商标已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受理,牙克石市原产地的新鲜马铃薯、马铃薯培育植物用胚芽、马铃薯种子已可以使用“牙克石种薯TM”标志。牙克石种薯商标的使用,把全市各企业的马铃薯“小标识”集约为牙克石的“大品牌”,为牙克石马铃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动力与勃勃生机。

为了加快推进牙克石种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种薯生产企业规范化操作、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2017年,在牙克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中国薯网(内蒙古金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6家协作单位,启动了《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起草工作。

牙克石本地马铃薯。

2018年7月,中国薯网组织由国内马铃薯知名专家、业内资深专家和本地企业、科研、生产一线科技人员等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着手本标准的编制事宜。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发展动态,检索查询了马铃薯相关的国标(40)、行标(33)及地方标准(26),一共99个。明确了呼伦贝尔市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工作重点,结合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认真分析,起草了标准初稿。

在起草过程中,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薯网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协会等8所专业院校和行业组织的10名专家学者深入呼伦贝尔市及周边旗市区,对当地马铃薯种薯生产的成功经验、科学试验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紧盯国内外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发展前沿,明确了今后呼伦贝尔市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的工作重点和提升路径。

2018年11月,呼伦贝尔市农牧局组织专家进行标准立项评估,该标准符合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地方标准制订要求,通过了2018年度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立项评估,同意立项。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打磨,最终形成了相比国家同类行业标准更为细化的市级地方标准文本。经过上级专家论证、技术审查等一系列前期工作,《规程》文本于2019年8月23日由呼伦贝尔市场监管局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开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9年第七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呼伦贝尔)马铃薯种薯大会。

该《规程》是规范呼伦贝尔市域内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相关内容的指导文本。《规程》的正文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脱毒种薯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生产;各级种薯的质量要求5个部分组成,并配有8个附录,对生产技术流程、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分析说明。《规程》亮点在于能够与牙克石市马铃薯种薯生产实际紧密集合,相比国家同类行业标准在施肥量、灌水时期、病害防治技术、栽培方式等方面更为细化。

《规程》的制定,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牙克石市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引导种薯生产企业规范化操作,科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利于种薯质量的提高、马铃薯种薯产业良好有序的发展,同时建立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产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促进牙克石市马铃薯产业规范化、集群化发展。

一粒土豆一种文化,一个产业一片市场,一个品牌一方经济。牙克石马铃薯产业的精彩嬗变实现了全方位战略升级,“上面是花,下面是宝”的马铃薯形成了拉动一方经济的强大合力,牙克石正将马铃薯产业打造成为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让小小的马铃薯,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金种子。

作者单位: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孔令强 陈佳琪 张滨艳
内蒙古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