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心坎上的民生工程”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江苏学习平台2019-09-30
订阅
作者:满东广 张泽慧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王庄村78岁的农民张威最近总是心慌、冒虚汗。几天前,他来到马陵山镇中心卫生院,给他看病的医生是新沂市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朱振飞。

张威对诊疗效果十分满意

张威说,以前要想去大医院找个专家,可不容易,来回要一天的时间,花钱多,人还受罪。“现在大医院的专家都到镇上来了,省去了坐车、排队时间,随到随看,群众看病可方便了。”

新沂市组建了以3家县级医院为核心、17家镇级卫生院共同参与的医疗服务联合体,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医联体内实行医师服务基层制度、对口领办制度,建立人才培养制度,实行资源共享制度。

自实施分级诊疗工作以来,收到明显成效。新沂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初步实现了首诊在基层,大病住医院的目标。

近两年,新沂市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今年2月10日,新沂市人民医院被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为三级乙等医院;6月底,新沂中医院搬迁到新院;新沂中心医院新院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

三家县级医院建设新院总投资近20亿元。

新沂市中心医院新院效果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新沂位于苏北欠发达地区,城乡百姓怀着不同的民生渴望。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如何回应急迫的百姓关切?如何实现温暖的共享发展?

近年来,新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致富百姓、改善民生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使为民办实事项目编排更加有的放矢、科学合理,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求,连续多年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意见建议。

新沂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民生,是第一目标。我们全部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民生改善工作,要在‘细’和‘实’上下功夫,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新沂以滚动实施民生实事为重要着力点,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落准、落细、落实,民生保障网织得愈发密实。

秋天的阿湖镇桃岭村,阳光融融,71套为农民盖的房子一色黛瓦粉壁,这些两层小楼成为一景。71户拆迁人家很多在搞装修。

农户陈开广对记者说,新房子拿到手14万元多一点,许多城里人在打这些房子的主意,可是农民一般不卖。陈开广一家五口,老房子100多平方米,拆迁补助将近6万元,现在入住的房子155平方米,比前面宽敞也美了很多,为保障吃菜,每家小院子里有一点菜园地。

阿湖镇党委书记许欧说,他们不会让老百姓吃亏。的确,桃岭村新型集居区在郑庄、陈庄两个自然村实施。片区内房屋现状较好的予以保留。房屋条件差的予以拆除并改造出新,对片区外散落住户进行拆除。规划居住283户,配套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小礼堂、卫生室、公共厕所、小游园等公共设施,71套已全部建成,具备入住条件,70套主体已完成。

新沂市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根据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对全市1640个自然村进行优化提升。明确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搬迁撤并和其他一般村庄等五种类型村庄,构建“1+5+8+159”总体规划布局,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住房条件按照规划进行。

为群众办民生实事,也要讲究“精准”二字。针对群众反映较集中的改善居住环境、就近入学等问题,在倾听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着力“精准化”实施,有效满足了群众需求。

为了农村的宜居,新沂真金白银地投入,去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近4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个村的公共空间治理给予20万元工作经费,修建农村道路每公里给予补助15万元,去年以来累计投入11.47亿元,新建“户户通”道路71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816公里。农民种树5公分以上“三化树种”每株给予补助20元,按照“集体栽植、群众管护、七三分成”模式(村集体占七成,村民占三成),在村里整理出的600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因地制宜栽植精品苗木及经济林果800多万株。财政每年支付运营费用5650万元,实现了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3.13万座,普及率达97.6%。

“新沂蓝”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城市标签”

“1-8月份,新沂优良天数居徐州各县区第一”,这条新沂发布的推文,引发万名网友点赞。

为了蓝天碧水,新沂下大力气调高调优调轻化工产业结构,倒逼化工龙头企业向日化、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延伸衍化,实施“减化”行动,强化项目源头管控,否决小化工、农化类项目21个,涉及投资近54亿元;关闭取缔化工企业26家。

在教育、交通、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投入上,新沂市委市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在校舍建设上,近两年来,累计实施校建工程88个,新增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39.5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改扩建,投资16.3亿元。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

孩子们在新校园迎来新学期

今年,新沂市加快推进15所中小学和33所幼儿园建设,增加10所学校运动场地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完成农村“户户通”道路硬化600公里。完成24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建设安置房690万平方米。同时为群众减负,共取消行政事业性一级收费项目13项,停止征收5项,降低收费标准5项,每年可减轻企业、群众负担1000多万元。对涉及建设领域和企业的各类保证金进行清理,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25亿元。在全国县级层面首家实行“基本公共服务零收费”,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5000万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新闻网络中心
责任编辑:张泽慧 周晶 唐韵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