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8时30分许,山东烟台芝罘湾畔传来了令人激动的礼炮声,烟台海上世界项目一期工程——芝罘湾广场吹响开工号角。
烟台海上世界项目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山东省海洋经济五大重点工程之一,烟台市城区九个重点开发片区之一,烟台“三重”工作重中之重项目。项目自2019年年初启动以来,烟台市上下齐心聚力、马不停蹄,历时10个月规划、11轮修改完善和广泛征求意见、收储土地3658亩、累计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2019年12月28日开工喜讯,实现了旧城改造项目当年规划、当年征迁、当年拿地、当年开工的新突破。
未来,伴随海上世界项目建成完工,新的城市地标——全国第三座“海上世界”将崛起芝罘湾畔。
世界眼光国际视野 打造最具本地特色城市地标
烟台的城市地标在哪里?这是长久以来烟台人民难以回答的一道题。
作为环境优美的滨海城市、全国经济强市,烟台的城市建设显然没有能够跟上步伐。尤其是有着600多年的城市文明、记载着159年的开埠历史、传承着历代烟台人记忆的芝罘湾畔片区内,脏乱的农贸市场与无序的老旧建筑,与城市发展形象严重不符。
海上世界项目启动以来,面对规划、征迁、招商等一系列巨大的难题,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决心迎难而上,破冰城区建设,让烟台展现出其应有的城市面貌。
2018年8月,芝罘湾改造项目签约,拉开海上世界发展大幕。鉴于烟台港老港区地块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提出“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烟台特色”的明确要求,将其打造成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百年经典工程。海上世界无疑将成为烟台发展至今最高设计标准、最高建设工艺以及最具本地特色的城市地标项目。
迎难而上合力攻坚 顺利跨过征迁这道最大槛
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征迁,像芝罘湾这种老城区更是如此。在会西街区片内,有归属央企的海洋渔业公司,有关系市民生活的红利市场,还有横卧在北马路上十多年的“大白楼”,这给项目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督导,工作推进专班每日调度进展情况,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烟台市财政局、烟台市住建局、芝罘区政府、烟台港和渔业公司等单位同步靠上,全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18年12月29日,随着北马路远洋楼拆除,标志着会西街区片征迁工作全面启动;2019年7月31日,经过前期多方工作,红利市场平稳关停,分流安置市场商户1500多家;2019年9月28日,半年多拉锯式谈判后,横卧在北马路上的“大白楼”最终拆除;2019年11月1日,区片最大单体建筑——渔业公司办公大楼开始拆除和A1地块住宅房屋全部签约……凭着上下拧成一股绳的精神,顺利跨过征迁这道最大的目前,已完成了会西街片区出让范围内的全部房屋征迁工作,海上世界项目已收储土地3658亩,累计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障。
烟台之窗城市之眼 六百年芝罘湾畔迎“蝶变”
芝罘湾畔,凝结着烟台600多年的城市文明,记载着159年的开埠历史,传承着历代烟台人的记忆。“烟台之窗、城市之眼”,六百年芝罘湾畔将迎来“蝶变”。
总投资近13亿元,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将打造渔市综合体、特色餐饮、游客中心、商业风情街、风情休闲广场为一体……根据规划,会西街规划片区建设用地面积约6.31公顷,原来是烟台红利市场和烟台渔业公司老厂区,是烟台市民最喜欢逛的鱼市之一。在整个片区的空间形象上,既要打造高集聚度的城市公共中心,又将预留足够的城市绿廊,打造16公里的多元滨水岸线体验带,保证滨海城市空间的公共属性,真正实现山海城相融的城市愿景。
与此同时,烟台市坚持带着规划招商,通过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海上世界项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投资开发热点。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先后在济南、深圳、上海等地举办烟台海上世界项目推介会,与一批企业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海上世界未来发展指日可待。(烟台日报社记者 陆启飞 通讯员 衣英龙)
(稿件原载于2019年12月29日《烟台日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