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亮相全球舞台

北京学习平台2019-12-09
订阅
作者:张越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6日夜晚,卡塔尔首都、波斯湾最著名的港口——多哈,打破了往日的低调与安静,来自全球的超过250家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项目经理和创新公司代表汇聚在这里,备受全球孵化器行业瞩目的“2019全球孵化峰会(World Incubation Summit)”迎来了巅峰时刻!

对于中国孵化器行业而言,这是非凡的一夜。此次峰会的主办方瑞典咨询机构UBI Global发布了2019-2020年度孵化器和加速器排名,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获选全球公立孵化器Top5,其他四家分别是美国的ETC Baltimore、意大利的I3P、法国的Montpellier BIC和瑞典的乌普萨拉创新中心(Uppsala Innovation Centre)。

这不仅仅是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成长历程中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孵化器行业在全球舞台聚光灯下亮相的荣耀时刻。

UBI Global是一家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大数据咨询公司,致力于全球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研究,目前其成员包括全球1200多个组织。迄今为止,共有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900多个组织参与了UBI Global的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排名评选。

这一次,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的高位入围,引起了全球孵化器行业对中国的关注;这张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证书,也成为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最珍贵的18岁“生日礼物”。

一张令人折服的成绩单

这张全球公立孵化器Top5荣誉证书的背后,是一张令人折服的成绩单。

在过去的18年里,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不断完善企业服务,逐步构建了“一体系七平台”的创新创业支持生态,形成了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软通动力、恒泰艾普、网秦天下、捷通华声、大数医达、天耀宏图等一大批行业翘楚和隐形巨人从这里诞生。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965家,孵化成功率达96%,共培育了12家上市公司,包括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网秦天下”,国内第一家实现规模化盈利的K12在线教育上市企业——“跟谁学”。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是北京首批知识产权托管基地,实施了企业知识产权清零工程。“十二五”期间,孵化器企业知识产权数量为1047项,2018年,孵化器企业知识产权数量达到581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具备同一产业领域专业化园区支撑并形成全链条孵化闭环的专业服务机构,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自创立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18年来,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不断升级孵化服务,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孵化出更多高成长、深科技的“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企业,汇聚创新力量,构筑产业生态,将双创工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助力中关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搭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

时光悄然流逝。然而,当我们沿着时间的轴线逆流而上,却发现每一个光鲜抑或艰难的时刻都被刻上了深深浅浅的印记。

20年前,中国虽然已经开始被世界各国关注,却远不像如今这般被置于聚光灯下。当时,信息化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世界,它不仅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更为中国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舞台中央的信息高速公路。

转眼间,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伴随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麦迪森研究,中国经济在2001年仅相当于美国经济的57.37%;而今,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依稀记得,2001年——那个被称为“互联网寒冬”的年份,并没有将“互联网”的萌芽冻死,反倒是那向往着春日温暖降临的强烈愿望,为信息产业日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一剂良药。

也是在这一年,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正式成立,成为继2000年6月杭州成立的软件孵化器之后,全国第二家孵化器、北京第一家软件行业专业孵化器。

转年6月,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开园,这也是如今被称为“创新中关村亮丽名片”的中关村软件园投入使用的第一栋楼宇。

时隔18年,当记者再次踏入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的时候,它依然保持着建设之初朴素低调的特色。显然,它不是中国硬件设施最完善的孵化器,但这里入驻的195家企业却无声地向记者诉说着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动人故事。

北京钱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康睿告诉记者,2011年,他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毕业回国创业的时候,在中国提出“大数据”,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三个字。他笑着说:“大多数园区或者孵化器看到一个博士说着一个没有听说过的专有名词,都把我当成了满嘴跑火车的骗子。只有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独具慧眼向我伸出橄榄枝,给我提供办公场所,并帮助我在园区注册下来。”

如今,钱粮科技已搭建起大数据存储建模研发平台和大数据解决方案执行平台,在完成业务全流程一体化操作的同时,实现了在线运营和线下生态大数据赋能的完整闭环,是中国高端旅行细分市场用户数量最多、交易额最大的互联网旅行和大数据公司。

18年如一日的坚持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就是一个孵化器行业的‘工匠’。我们始终专注于一个领域,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扎扎实实、精益求精地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副总经理张征向记者讲述了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的使命与情怀。

作为“工匠”,打磨产品是关键,孵化器的产品就是服务。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成长的烦恼可谓如影随形,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难题接踵而至。在过去18年的孵化历程里,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一直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产业发展及市场趋势情况提供孵化服务,与创业者同行。

2009年,是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成长历程的一条明显的分割线。在此之前,软件园孵化器完成了从服务初创期广泛集成政府、社会、股东单位、合作机构及入孵企业的多重资源,到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条件、人才服务、市场推广等基础服务的服务发展期的重要转折。彼时,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已将创业孵化服务的重心转向了投融资、技术咨询、人才供给、市场拓展等关键性要素上。

2010年,为响应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创业导师行动”的号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正式启动了“创业导师行动”,首批聘请了10名导师,组成了“创业导师库”,其中包括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以及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创业导师通过“把脉”企业症状,为企业提供各种层面的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创业辅导服务。

自2012年开始,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围绕“创新”主题,策划、组织、打造了“创新之源”大会。多年来,“创新之源”大会在强化孵化器投融资服务产品、加强资本对接、促进资本驱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经过服务初创期、服务发展期、服务创新期三个时期的发展,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建立了“前置孵化(选种、育苗)-重点孵化-加速孵化”的全孵化新模式,形成了孵化器一体化产业孵化和全孵化的发展格局。以基本孵化为基础,以增值服务为重点,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通过政府机构、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资源的聚合,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孵化服务,并建立了企业服务大数据,多方位、多维度挖掘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孵化服务。

作为公立孵化器,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有着与政府机构紧密联系的先天优势。本邦CEO刘桂平告诉记者,2014年入驻中关村软件园孵化之后,公司迅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跑道。在孵化器的支持和帮助下,本邦成功加入了中关村信用促进会,并成为中关村瞪羚企业,使公司形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的“快乐星期五俱乐部”为公司拓展商业伙伴搭建了平台,孵化器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为公司人才的引进提供了便利。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在细节上的服务也是无微不至的。刘桂平说:“随着企业逐渐壮大,对办公空间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提供了非常灵活的解决方案,租赁空间可以实现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的无缝切换,企业基本没有租金、押金的损失。这一点很贴心。”

钱粮科技CEO康睿也对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贴身、贴心”的服务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帮助钱粮科技高频次对接资本市场,还积极为企业提供相关政府项目申报的机会,并且有规律地举办项目申报的答疑会,在帮助企业抓住申报机会的同时提高企业在项目申报方面的技能。与此同时,孵化器的注册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讲座、法律顾问一站式咨询等服务都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加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永无止境的服务创新

正如创新永无止境,服务亦然。

2019年,是继2009年之后,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分界线。

如果说获选全球公立孵化器Top5是对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过去18年做出的最恰当的总结,那么,面对未来,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如何更上一层楼,登顶世界孵化器行业最高峰,成为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管理团队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放眼全球,充分研究全球孵化器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在全球企业孵化器版图中,美国孵化器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韵网(WIIN)CEO颜振军教授研究发现,美国企业孵化器引领全球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美国政府扮演了一个积极、重要的角色。政府对孵化器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占孵化器基本投资的5l%-57%,各州议会通过立法使孵化器运作有法可依,但政府不干预孵化器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自主权。第二,美国孵化器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严格按照市场原则规范化运作。第三,孵化器要与风险投资紧密结合,两者难以替代,但两者结合有利于孵化器向产业化发展。第四,美国孵化器普遍拥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孵化器的经理都是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已经具备了冲刺全球顶级孵化器的条件,但是这场举足轻重的冲刺赛,也是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在未来3-5年里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作为国营孵化器,固然有其在对接政策、为在孵企业提供政务服务方面的优势。可是也存在一些天生的劣势,比如在经营决策效率、管理的灵活度、投融资创新方面的限制等。国营孵化器要想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一定要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所以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要充分利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寻找到适合孵化器长期发展的模式,以‘一技’傍身作为突破点,建立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董事长宋吉明说。

未来三年,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要围绕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实现新的提升发展,即从服务初创企业到培育新经济源头的提升,从集聚创业要素到促进资源开放共享的提升,从注重综合服务能力到打造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从侧重服务供给导向到侧重服务需求导向的提升,从推动国际合作到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提升,从营造局部创业氛围到引领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的提升。加快实现孵化器服务高效、资源共享、机制灵活、区域协同、氛围浓厚的发展态势,形成多种力量、多种模式、多种机制共同促进的全链条、多层次创业孵化新格局。

我们可以想象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会在新一轮的生命进化中,完善园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凭借一流的服务打造创新引擎和产业亮点,并吸引全球信息产业精锐企业入驻孵化器,成为具有国际一流品牌的最活跃的中小微企业成长的“硅谷”。

来源:海淀区通讯站
责任编辑:么咏仪 肖名焰
北京学习平台
订阅